熊果酸提取与结构鉴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作用原理: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可 使媒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进入振动状态 强化溶质扩散、传质,即超声波机械机制。
提纯工艺
浸膏依次用石油醚、1%氢氧化钠水溶液、 水洗至洗出液近无色,烘干。再用无水 乙醇加热溶解,用热乙醇反复洗涤残渣, 合并滤液及洗液,蒸去部分乙醇,放冷, 静置,得白色片状结晶;过滤,滤饼加 人甲醇,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渣反 复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约。
熊果酸提取与结构鉴定
制剂082刘泽华
实验药材:枇杷叶
枇杷叶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枇杷的叶, 全年皆可采收。而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枇杷生 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2/3以上,资 源非常丰富。熊果酸是枇杷叶的功能物质之~, 而且相比其它含有熊果酸的中草药含量丰富 (云南产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平均含量7.92mg /g),利用资源丰富的枇杷叶为原料提取熊果 酸,可以提高枇杷叶的附加值,实现资源的最 大利用。
李丽, 陈剑锋, 林国荣, 黄娟, 陈浩, 郭养浩,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分离纯化》,福州大学生物工 程学院,福建,福州
郑艳,苏丹,《女贞子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于明明, 周富强, 刘军海,《熊果酸提取工艺的研 究进展》,氨基酸和生物资源,AMINO ACIDS AND BIOTIC RESOURCES,2009年31期
谷芳芳,《山楂叶中熊果酸提取分离与测定研究》, 中南大学
文小静, 张永利; 《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实 用药物与临床, SHIYONG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 , 2006年9期
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目的:从天然药物 中提取熊果酸,并鉴定 其结构 。
实验意义:熊果酸具有 镇静、抗炎、增强机体 免疫力、抗菌、美白、 抗癌等药理作用,近年 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瘤医院实验证明其有望 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 天然抗癌药物,因而具 有很强的研究开发价值。
实验内容及方案
提取工艺:称取地榆粉末200 g置于烧杯中, 用6倍量95%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min。 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除去残渣,减压回收 乙醇,得浸膏。
实验仪器与材料
实验器材:超声波仪 ,紫外光谱仪,红外光 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原料与试剂:地榆粉 500g,,薄层层析硅胶 G ,95%乙醇,1%氢氧化钠水溶液 ,石油醚 , 甲醇 ,活性炭 ,环乙烷 ,氯仿 ,乙酸乙酯 ,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浓硫酸 。
参考文献
韩小龙,《从枇杷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工艺研 究》2005 – 西北大学
结构鉴定
❖ 定性分析 ❖ 原理:熊果酸为3位羟基的五环三萜化合物,具有萜类的特
征反应。三萜化合物在无水条件下,与强酸(硫酸、磷酸、 高氯酸)、中等强酸(三氯乙酸)或Lewis酸(氯化锌、三氯化铝、 三氯化锑)作用,会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 ❖ a.结晶样品约o.5mg,加o.5 mL乙醇溶解,加0.5%对二甲 氨基苯甲醛浓硫酸溶液2 mL,溶液呈褐色,加5滴水颜色变 为褐橙色,加15滴水后变为紫红色。 ❖ b.取结晶样品I约0.5 mg,加醋酐1 mL溶解后沿试管壁加入 少量浓硫酸(不要搅乱两液接触面),在两液层中间出现紫色 环。
纯度测定:薄层色谱法
分别取样品用乙醇溶解后制成1 g/L 的溶液,用毛细管分别点样适 量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 烷一氯仿一乙酸乙酯一甲醇(20:5: 8: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 9.0 cm),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 点显色清晰,置日光灯下检视。观 察样品色谱中,是否为单一斑点且 无其他斑点则证明样品为纯的熊果 酸.
熊果酸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 抗炎抗菌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肿瘤作用 抗疟作用 抗艾滋病作用 保肝抗肝炎 抗氧化
中外发展状况
❖ Kawaguchi N等用熊果酸或其盐制成乳化剂,用于胰腺炎的修复。 ❖ 陈武等1201研究发现熊果酸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中不论单独使用,
定量分析
a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精密称取熊果样 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含 10.20mg的溶液,在190-400mn波长范围 内扫描。判断样品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吸 收205.4nm与标准图谱是否一致.
b红外光谱法:由红外光谱数据可知:结构 中有C=O, 一OH,一CH3,判断样品与对 照品图谱是否一致。
枇杷叶
熊果酸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 一种三萜酸又名乌索酸 乌苏酸与齐墩果酸是差 向异构体,属非极性的五 环三萜类化合物相对分 子量为4 5 6 . 6 8,熊 果酸具有镇静抗炎抗菌 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 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 年来发现它具有抗致癌 抗促癌诱导F 9 畸胎瘤 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 作用极有可能成为低毒 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另 外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 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 用作食品医药和化妆品 原料。
还是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只要制备成药品或保健药品均具有显著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 石川弘伦等发明了一种毒性程序较低的转移抑制剂,熊果酸或其盐作为 活性成分,可以口服或通过注射给药,使患者能接受手术后不卧床治疗。 熊果酸对杀灭和抑制变形链球菌组及牙周病原菌、口腔舌癌细胞具有明 显的效果,可作为有效成份用于制备口腔卫生用品、口腔保健品及制各 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 ❖ 谭仁祥等研究证实了熊果酸的抗抑郁作用,并将含有熊果酸的紫苏提取 物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熊果酸的抗抑郁作用和抗抑郁的首选西药氟 西汀相似,但其几乎没有副作用,相比西药的抗抑郁谱窄、毒副作用大, 用药后易复发和诱发自杀倾向等有着显著的优势。
纯化的讨论
1.加水沉淀 熊果酸难溶于水,在乙醇提取液中加入 适量纯化水,增大溶液极性可使熊果酸析出完全。 此操作经济、简易,可除去游离糖及大部分黄酮, 且熊果酸损失极少。
2.碱溶解酸沉淀熊果酸易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醇溶 液,经过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可有效除去黄酮及 其它极性大的杂质。
3.脱色熊果酸粗品中含有少量棕黄色极性较小的杂质, 可通过活性பைடு நூலகம்脱色除去。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活性炭 用量,用量过大会降低熊果酸产率。
黄超华, 吴杰, 骆妃静,《山楂中熊果酸的提取与 分离》,西北药学杂志,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9年24期相关文 献
张如新, 羊卫平, 樊勤,《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 熊果酸的工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2008年31期
提纯工艺
浸膏依次用石油醚、1%氢氧化钠水溶液、 水洗至洗出液近无色,烘干。再用无水 乙醇加热溶解,用热乙醇反复洗涤残渣, 合并滤液及洗液,蒸去部分乙醇,放冷, 静置,得白色片状结晶;过滤,滤饼加 人甲醇,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渣反 复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约。
熊果酸提取与结构鉴定
制剂082刘泽华
实验药材:枇杷叶
枇杷叶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枇杷的叶, 全年皆可采收。而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枇杷生 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2/3以上,资 源非常丰富。熊果酸是枇杷叶的功能物质之~, 而且相比其它含有熊果酸的中草药含量丰富 (云南产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平均含量7.92mg /g),利用资源丰富的枇杷叶为原料提取熊果 酸,可以提高枇杷叶的附加值,实现资源的最 大利用。
李丽, 陈剑锋, 林国荣, 黄娟, 陈浩, 郭养浩,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分离纯化》,福州大学生物工 程学院,福建,福州
郑艳,苏丹,《女贞子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于明明, 周富强, 刘军海,《熊果酸提取工艺的研 究进展》,氨基酸和生物资源,AMINO ACIDS AND BIOTIC RESOURCES,2009年31期
谷芳芳,《山楂叶中熊果酸提取分离与测定研究》, 中南大学
文小静, 张永利; 《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实 用药物与临床, SHIYONG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 , 2006年9期
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目的:从天然药物 中提取熊果酸,并鉴定 其结构 。
实验意义:熊果酸具有 镇静、抗炎、增强机体 免疫力、抗菌、美白、 抗癌等药理作用,近年 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瘤医院实验证明其有望 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 天然抗癌药物,因而具 有很强的研究开发价值。
实验内容及方案
提取工艺:称取地榆粉末200 g置于烧杯中, 用6倍量95%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min。 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除去残渣,减压回收 乙醇,得浸膏。
实验仪器与材料
实验器材:超声波仪 ,紫外光谱仪,红外光 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原料与试剂:地榆粉 500g,,薄层层析硅胶 G ,95%乙醇,1%氢氧化钠水溶液 ,石油醚 , 甲醇 ,活性炭 ,环乙烷 ,氯仿 ,乙酸乙酯 ,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浓硫酸 。
参考文献
韩小龙,《从枇杷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工艺研 究》2005 – 西北大学
结构鉴定
❖ 定性分析 ❖ 原理:熊果酸为3位羟基的五环三萜化合物,具有萜类的特
征反应。三萜化合物在无水条件下,与强酸(硫酸、磷酸、 高氯酸)、中等强酸(三氯乙酸)或Lewis酸(氯化锌、三氯化铝、 三氯化锑)作用,会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 ❖ a.结晶样品约o.5mg,加o.5 mL乙醇溶解,加0.5%对二甲 氨基苯甲醛浓硫酸溶液2 mL,溶液呈褐色,加5滴水颜色变 为褐橙色,加15滴水后变为紫红色。 ❖ b.取结晶样品I约0.5 mg,加醋酐1 mL溶解后沿试管壁加入 少量浓硫酸(不要搅乱两液接触面),在两液层中间出现紫色 环。
纯度测定:薄层色谱法
分别取样品用乙醇溶解后制成1 g/L 的溶液,用毛细管分别点样适 量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 烷一氯仿一乙酸乙酯一甲醇(20:5: 8: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 9.0 cm),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 点显色清晰,置日光灯下检视。观 察样品色谱中,是否为单一斑点且 无其他斑点则证明样品为纯的熊果 酸.
熊果酸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 抗炎抗菌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肿瘤作用 抗疟作用 抗艾滋病作用 保肝抗肝炎 抗氧化
中外发展状况
❖ Kawaguchi N等用熊果酸或其盐制成乳化剂,用于胰腺炎的修复。 ❖ 陈武等1201研究发现熊果酸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中不论单独使用,
定量分析
a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精密称取熊果样 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含 10.20mg的溶液,在190-400mn波长范围 内扫描。判断样品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吸 收205.4nm与标准图谱是否一致.
b红外光谱法:由红外光谱数据可知:结构 中有C=O, 一OH,一CH3,判断样品与对 照品图谱是否一致。
枇杷叶
熊果酸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 一种三萜酸又名乌索酸 乌苏酸与齐墩果酸是差 向异构体,属非极性的五 环三萜类化合物相对分 子量为4 5 6 . 6 8,熊 果酸具有镇静抗炎抗菌 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 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 年来发现它具有抗致癌 抗促癌诱导F 9 畸胎瘤 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 作用极有可能成为低毒 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另 外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 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 用作食品医药和化妆品 原料。
还是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只要制备成药品或保健药品均具有显著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 石川弘伦等发明了一种毒性程序较低的转移抑制剂,熊果酸或其盐作为 活性成分,可以口服或通过注射给药,使患者能接受手术后不卧床治疗。 熊果酸对杀灭和抑制变形链球菌组及牙周病原菌、口腔舌癌细胞具有明 显的效果,可作为有效成份用于制备口腔卫生用品、口腔保健品及制各 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 ❖ 谭仁祥等研究证实了熊果酸的抗抑郁作用,并将含有熊果酸的紫苏提取 物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熊果酸的抗抑郁作用和抗抑郁的首选西药氟 西汀相似,但其几乎没有副作用,相比西药的抗抑郁谱窄、毒副作用大, 用药后易复发和诱发自杀倾向等有着显著的优势。
纯化的讨论
1.加水沉淀 熊果酸难溶于水,在乙醇提取液中加入 适量纯化水,增大溶液极性可使熊果酸析出完全。 此操作经济、简易,可除去游离糖及大部分黄酮, 且熊果酸损失极少。
2.碱溶解酸沉淀熊果酸易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醇溶 液,经过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可有效除去黄酮及 其它极性大的杂质。
3.脱色熊果酸粗品中含有少量棕黄色极性较小的杂质, 可通过活性பைடு நூலகம்脱色除去。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活性炭 用量,用量过大会降低熊果酸产率。
黄超华, 吴杰, 骆妃静,《山楂中熊果酸的提取与 分离》,西北药学杂志,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9年24期相关文 献
张如新, 羊卫平, 樊勤,《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 熊果酸的工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2008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