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13-21课知识要点

1

2

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321课典型材料和简答题(含答案)

13-21课典型材料和简 答题(1) 编辑:邓银章班级:学生姓名: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垦殖运动)不仅增加了物质财富,它也大大地增加了人身资本。而且,在土地的分配与价值上,以及在农村大众的状况上,它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布瓦松纳 材料二在950年到1348年之间,西欧的总人口大概增长了1倍还多,从约2019万人增长到了5400万人。英格兰各郡的人口在1086年为120万,到1340年时为235万。法兰西居民达到了2019万~2200万。 材料三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由于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你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6分) 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1)土地所有者是如何将土地集中起来的?为什么要集中起来?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后是如何生活的? 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参与生产管理。

九年级历史13—19课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向近代(11.2) 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的新变化: 1. 租地农场的出现 (1)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3)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2. 租地农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3. 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二)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 (1)手工工场的种类有哪些? 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 (2)手工工场的出现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集中的手工工场,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社会结构的变化 1.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社会结构变化::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二、文艺复兴运动(11.3) 1.文艺复兴是在什么背景: (1)经济基础:14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基础: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3)思想方面:中古时期,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了广发的不满。 2.兴起与发展: 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3.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代生活。 4.文艺复兴的实质: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初中历史昨天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土地关系的变化: (1)庄园衰弱与瓦解的原因: A、垦殖运动大量开展; B、农奴用货币购买劳逸豁免权,人身自由加强; C、土地不断集中 (2)租地农场的出现 特点: A、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B、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集中土地,建立租地农场 C、雇佣少地无地农民耕种,产品推向市场 代表国家:英国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影响:农产品富余,城市需求增加,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进入市场 2、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 (1)手工业脱离农业; (2)为市场而生产;

(3)手工工场出现,由分散转向集中 特点: (1)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2)雇主和工人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3)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4)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农业、手工业变化的共同点:劳动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农业、手工业变化的共同影响: (1)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化;(2)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原因: (1)贵族没有能力经营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 (2)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 影响: (1)控制乡村行政事务;(2)富裕农民等成为农村新的阶级力量 2、城市社会阶层的变化 兴起: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影响: (1)市民阶层出现 (2)富商巨贾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知识结构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知识点素材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学案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变化:从劳役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出现了租地农场。 (1)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地区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土地的经营方式的变化: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出现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特点: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2、手工业新变化:从手工作坊转变为手工工场,形成了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判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三、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出现: 4.早期资本家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中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5.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分别是(手工作坊、租地农场) 6.知识检测 13、14世纪以来,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请分析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手工工场的出现】 材料一从13世纪开始,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 材料二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 (1)阅读材料一,西欧的手工工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迅速发展的? (2)材料二中“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是指什么?它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

统编九年级历史上册13-21课及下册1-7课问题式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 1、11世纪以后欧洲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雇佣劳动关系的实际是什么? 2、步入近代的含义是什么? 3、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有的认为是新航路开辟,有的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世界近代史上“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5、文艺复兴开始时间?地点?原因?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和作品?(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意义? 6、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1492年谁到达哪里?如何这一事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7、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8、从事三角贸易的时间大概在新航路开辟后,16、17世纪左右。 9、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哪国?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和影响? 10、“海上马车夫”是哪个国家?“日不落帝国”指的是哪国?英国先后打败哪几个国家,在什么时候成为殖民霸主? 11、如何评价殖民扩张?(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两个角度) 12、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方式:建立殖民地;种族奴役;抢劫;黑人奴隶贸易;建立殖民机构(如东印度公司) 特点:血腥性、野蛮、残酷、赤裸裸的掠夺 13、17世纪的英国发生了一场什么革命?起止时间?原因?开始标志?被推上断头台的是?涌现的一位英雄人物是?一场 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是什么事件? 14、革命后颁布了一部法律文件是?时间?目的?意义(确立了什么制度)? 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6、18世纪的美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战争?起止时间?原因?开始标志?转折点?总司令? 17、美国诞生的标志是?时间?评价? 18、美国诞生后颁布的法律文件是?确立了什么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个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9、这个美国宪法的地位及局限性?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20、18世纪在法国思想领域爆发了一场什么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何影响? 21、18世纪末期的法国发生了一场什么革命?开始的标志?谁被推上断头台?谁把革命推向高潮? 22、法国革命过程中发表了什么文件?内容?意义? 2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4、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者是?采取了怎样的对内对外政策?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25、英法美革命的体现的历史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26、英法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的方式:革命或者战争的方式。 27、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生的大背景是什么?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贫富差距拉大,矛盾加剧。 2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其发表意义? 29、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为了纪念这次运动欧仁鲍狄埃写出《国际歌》? 30、19世纪中期南美爆发了一场什么运动?南美解放者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31、19世纪中期左右印度爆发了一场什么运动?原因?主要领导?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领导:章西女王是印度的民族英雄。影响: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32、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目的?影响? 原因: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影响: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改革的局限性: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3、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推行者?原因?目的?内容?评价?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内外交困。内有: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外有:克里木战争战败,暴露了俄国军事经济的落后。 目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评价:积极: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改革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4、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起止时间?原因?导火线?为就转战争势力局面,林肯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意义?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原因:南北方在关税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存在矛盾冲突。 导火线: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措施:1862年通过了《宅地法》和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意义: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35、如何评价林肯?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林肯贡献: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6、明治维新背景?时间?措施?明治维新的影响? 背景: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美国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1868年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发动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措施:①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 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政府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评价: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消极:改革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7、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开始国家英国美德 开始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电力 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 能源动力煤石油电力 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特点发明多是工匠经验的积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发明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意义: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 业生产摆脱自然条件限制。 ③1825年斯蒂芬森--蒸汽火车。 意义: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1、电的发明和应用:①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白炽灯泡、碱 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 ②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2、内燃机的发明:德国人发明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 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3.交通运输: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飞机、拖拉机等出现。 4.瑞典诺贝尔炸药 5.美国海厄特赛璐珞现代塑料 6.法国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影响①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②生产组织形式变 化: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确立起来。 ③城市化进程加快。 ①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 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疾病等问题。 工业化国家的社 会变化 一、人口不断增长,大众教育得到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造成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拉大,对外扩张给被殖民地国家带来灾难。 时间人物国籍成就 17世纪牛顿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成就:万有引力,光学分析,微积分 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世纪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表达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 19世纪中期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达尔文英国《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打破神创论。 梵高荷兰《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体现对生命名的热爱。 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至21课知识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思维导图】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程标准:讲述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 1、农业的新变化: (1)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地区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土地的经营方式的变化: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出现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特点: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2、手工业新变化:出现集中手工工场;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4.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出现: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中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程标准:知道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兴起背景: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2.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 、 意大利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4.性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方式: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 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有继承,更有创新。 6. 意义或影响: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 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但丁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 2.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1)《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表达的思想: 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 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3.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三、达·芬奇 1.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指的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四、莎士比亚 1.文艺复兴向外传播时间及范围:15、16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2.莎士比亚的成就及体现的思想内容 (1)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2)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程标准:讲述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的相关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在行纪中描述了东方的富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的向往。 3.商业因素: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所有重要传统商道。 4.客观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导航技术及造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1.迪亚士和他的航海:(1)时间:1487--1488年(2)资助国:葡萄牙(3)路线:1488年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4)成就: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2.达·伽马及航海成就:(1)时 间:1497--1498(2)资助国:葡萄牙(3)路线及成就: 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3.哥伦布及航海成就:(1)时 间:1492年8月(2)资助国:西班牙 (3)路线及成就:1492年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等。 4.麦哲伦船队及航海成就 (1)背 景:哥伦布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达到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 (2)时 间:1519--1522(3)资助国: 西班牙 (4)路 线: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全球航行。 (5)意 义: 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 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部编版:九上历史《13—21课问答式知识提纲》

部编版:九上历史《13—21课问答式知识提纲》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的新变化:(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了什么运动?具体情况如何?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2)这一运动兴起后,农奴的处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或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3)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4)租地农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5)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富裕农民(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6)农业的发展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地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 2、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1)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农村

变化的同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2)分散手工工场是怎样出现的?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租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3)集中手工工场是怎样出现的?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套,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4)集中手工工场具有什么特点?商人提供原料、生产工具雇用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商人与完全出卖劳动力的工人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三、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的市民阶层:(1)市民阶层形成: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2)政治权利的扩大: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不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填空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各地纷纷开展运动。14世纪以后,出现农场。 2.手工业新的发展,出现手工。 3.租地农场和新的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与。代表的生产关系。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人的发现” 1.文艺复兴: (1)开始的时间:。 (2)最早开始的国家: (3)最早在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 (4)核心思想(主要思潮): (5)文艺复兴的性质: (6)文艺复兴的实质: 2.文艺复兴的作用(影响): (1)促进了人们思想; (2)推动了; (3)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1)先驱是,意大利人,代表作: (3),意大利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5),英国人,代表作:。 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世界大发现”、“地理大发现”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欧洲需求扩大,日趋发达。 2.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动机):渴望。 3.对新航路的开辟起重要作用的中国一项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和。 5.开辟新航路的代表人物(航海家): (1)迪亚士,到达非洲的。(1487年) (2),横渡印度洋,第一个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1497—1498年)(3),横渡,发现。(1492年第一次,以后10年间,先后三次) (4),,证明地球是圆的。(1519—1522年)6.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影响): (1)促进了欧洲的产生和发展 (2)世界开始连为一个。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1.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和。 2.1588年,英国打败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3.西方殖民者进行罪恶的贩卖黑奴的贸易,被称为“”。 路线: (1)从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酒等物品运往倾销,称为。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11课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九年级历史21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21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21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概述每课的主要知识点,以助于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第一课:秦朝的统一 - 秦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 秦始皇是秦朝的创始人和第一位皇帝。 - 秦朝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如统一货币、制定统一的法律等。 第二课:汉朝的兴衰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相对长久的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 汉朝的西汉时期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如汉武帝的文治和外交手段。 - 汉朝东汉时期的末年,遭遇外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动乱,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第三课:唐朝的繁盛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誉为"盛世"。 - 唐朝以开放的外交政策著称,并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贸易联系紧密。 - 唐朝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第四课: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时期。 - 通过科举制度,宋朝实现了官员选拔的社会公平性,广泛培养了人才。 - 经济方面,宋朝实行了种植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政策,为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第五课:元朝的统治与文化传播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蒙古族建立。 - 元朝统治者实行了严格的层级结构和等级制度,以维护统治秩序。

- 元朝时期,蒙古族的语言、文化、艺术等传入中国,并对中 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六课:明朝的政治、经济及文化 - 明朝建立了独特的政治体制,如行省制度和锦衣卫。 - 经济方面,明朝实行了明经济政策和东亚贸易政策,推动了 经济的繁荣。 - 明朝文化以文人文化为主,注重文化发展和教育普及。 第七课:清朝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人建立。 - 清朝实行满洲与汉族的分权统治,洲官文官和汉官武官并存。 - 清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独特的封建统治方式导致了社会的极端 封闭和落后。 第八课: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 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国家发生了巨大变革。 - 社会结构变动明显,新兴的商人阶级和底层农民阶级的崛起。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13--22课综合知识填空

九上历史复习 1.发生在14--16世纪欧洲思想解放名称是,地点 是 中心思潮是。这场运动采取复兴的方式,其有更有 2.文艺复兴的时间是,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的时间 是 3.但丁代表作是他被称为。 达·芬奇代表作是。 莎士比亚代表作是。 4.文艺复兴时文学三杰。文艺复兴时美术三 杰 5.文艺复兴的实质: 6.文艺复兴影响? 6.法国大革命前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7.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名称是什么?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包括哪些? 8.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9.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写出四条航线代表人物及成就,D航线证明什么? 10.新航路开辟影响 1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共同点、两者联系各是什么? 12.举出明朝时,加强同海外联系的事例。 13.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不同? 14.学习哥伦布等航海家什么精神? 15.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和。 17.从非洲到美洲贩卖的商品是,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的黑人总统,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18.三角贸易的影响是? 19.新航路开辟与三角贸易有何关系? 20.无敌舰队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 21.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新生产和经营方式是,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地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2.文艺复兴、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共同作用是文艺复兴、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23 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4.美国诞生的标志是,时间 是。 25.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是,颁布时间 是目的是,此文件的颁布确立的体制 是 27.美国独立战争颁布的文件是,颁布时间 颁布的机构是,起草人是,北美个殖民地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此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 28.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为宪法是,规定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依据的原则是,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29.法国大革命颁布的文件是,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 是 30.英法美三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1.以上资产阶级革命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32.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事件: 人心改变开始形成一个整体世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①②③④ 3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共同点: 35.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文件名称 36.在美国天赋人权不包括哪些人? 37.拿破仑执政时期主持定制了民法典 38.“他武装了人类,是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劳动。”他指的是谁?贡献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9.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政治前提是 4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领域标志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第一课:远古人类的活动与发展 - 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的生活 - 人类的进化和迁徙 - 人类的语言与工具的发展 第二课:古代文明的诞生 - 埃及文明的产生和特点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和特点 -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特点 - 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第三课: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传统 - 秦汉时期的统一和初步的封建制度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割据和文化交流

第四课: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 - 克里特文明的兴起与特点 -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古希腊的文化与科学成就 - 古典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和经济制度 第五课:古罗马帝国的兴衰 - 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 罗马法和基督教的传播 -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衰亡 第六课:近代欧洲的开端 -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影响 - 宗教改革运动和新教的兴起 - 欧洲探险和殖民活动的发展

- 科学革命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第七课: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和过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 -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第八课:印度教育概况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 古代印度的教育制度和经典著作- 玛雅古代的文化和科学成就 - 印度教育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九课:东亚古代文明的兴起 - 日本古代的起源和发展 - 朝鲜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 越南古代的政治和宗教信仰 - 东亚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第十课: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和文化 - 封建制度和领主的统治 - 教会的影响和基督教文化 - 骑士修道院文明和地区分权 - 城市兴起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第十一课:欧洲的封建社会与国家形成- 封建制度的衰落和新兴的封建君主 - 封建国家的形成和扩张 - 公元1000-1500年的欧洲经济发展 - 封建社会与国家形成的矛盾与冲突 第十二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 - 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农业经济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13—21课)+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时空纵横 知识体系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1-14世纪)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2.14世纪,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 (二)手工业: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1.13至14世纪,手工业也不断发展,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逐渐集中(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因此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1.农村:富裕农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3.影响: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 貌。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文艺复兴发现了“人” 2.兴起国家:意大利。 3.原因:(1)经济根源:意大利工商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意大利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挥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5.性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或者:是一场资产 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 (2) 达·芬奇: (3) 莎士比亚: 代表人物国籍地位代表作 但丁意 大 利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 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神曲》 达•芬奇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 “美术三杰”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7.意义:(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为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15课探寻新航路(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发现了“世界”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欧洲出现了“寻金热”,受《马可·波罗行纪》的鼓吹,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通商要道,欧洲人迫切需要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3.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得到王室的支持;文艺复兴 影响下出现了大批具有探索和冒险精神的航海家。 3. 过程 航海家资助国时间航线成就意义 迪亚士葡萄牙 1487-1488年向东,绕非洲南端到 达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 东方的航路。 哥伦布西班牙1492年向西,横渡大西洋到 达美洲。 发现美洲大陆。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 线,促进世界航海事业的 发展。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中华书局版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贩卖黑奴和殖民掠夺;丰富的资源;广阔的海外市场;工场手工业技术的积累等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5、开始行业:棉纺织业(开始于轻工业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6、主要标志: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7、理论基础:牛顿力学原理 8、时代:蒸汽时代(新能源:煤的开发、利用) 9、交通领域发明:1814年,史蒂芬孙(英)发明火车;1804年富尔敦(美)发明汽船 10、完成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前后; 11、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12、影响:①.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②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③同时也加重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地区的掠夺和剥削。④.它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⑤.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负面影响:环境污染问题 13、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 第14课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和扩张 1、最先:西班牙和葡萄牙是16世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2、最大:17世纪初,荷、英、法三个殖民国家兴起,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一》三角贸易 1、原因:解决美洲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且殖民者有利可图。 2、过程:西欧(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非洲(黑人奴隶)美洲(金银和生产原料)西欧 3、影响: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1、时间: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2、掠夺方式:公开抢劫、垄断贸易、鸦片贸易等 3、影响: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三》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 1、爆发的原因: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殖民者(西、葡)对拉美的残酷掠夺,导致了各种矛盾激化(根本) 2、时间:18世纪未--19世纪初 3、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 4、领导:拉美的土生白人 5、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拉美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6、过程:①玻利瓦尔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1826年,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后一支军队向玻利瓦尔投降,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委内瑞拉的“祖国之父” ②圣马丁由南向北进军,被阿根廷、智利、秘鲁尊为“祖国之父” 6、意义: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3-21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3-21课)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与手工业的变化 (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或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2)表现:建立租地农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出现了手工工场。 (3)影响: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现代农业的出现: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他们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3.市民阶级的兴起 城市居民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1.原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2.实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兴起的国家:意大利;时间:14世纪 4.意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代表 (1)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美术三杰”。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九年级历史13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13课知识点 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一面镜子。而在九年级历史的学习中,第13课堪称重要。这一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会深入探讨九年级历史第13课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儒家思想的兴起。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倡导仁爱、和谐、教育,关注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儒家思想的兴起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凭借其温和、博爱的理念逐渐崭露头角。儒家经典《论语》的问世,为后来的儒家思想确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儒家与法家的斗争。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主张权力集中、法制严明。秦始皇实施的重文轻武政策,就是典型的法家思想在政策上的表现。而儒家思想则注重人的修养和品德,主张以德治国。两种思想体系在政治上的斗争,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矛盾与变化。

第三、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对政治、教育、道德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艺术、文学、礼仪等领域产生了指导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义、道德、家庭观念等,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儒家文化的优秀与卓越,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 第四、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虽然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还可以借鉴儒家思想?当代儒学家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儒学。现代儒学不仅弘扬传统文化,也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考,例如推崇人本主义、注重家庭伦理等。儒家思想对于建设一个和谐、有良好社会秩序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九年级历史第13课的内容关乎我们的国家、文化以及现代社会。通过深入学习儒家思想的兴起、与法家的斗争,儒家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了解和传承好我们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为国家的繁荣与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用心去读懂这面镜子所反射的历史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