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申报书: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

略研究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国外没有明确提出“思政教育”的概念,但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育的开展。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指出德育的重要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将德育放在主导地位。美国重视公民教育,主要开展有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等德育内容。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德育应以“民主社会”的理想为出发点。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吴蒙(2019)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育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陶辉(2019)提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之中,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司丽娜(2019)指出要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实现全程育人,形成大思政格局。王淼(2019)指出为学生开设思政课程,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教学体制,有助于培养学生德育品质。马悦(2019)阐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教学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

现状述评:就目前来看,国内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客观地分析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国内学者关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方面,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思政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研究对象也是以本科高校为主,高职院校相对较少。为此,本课题探讨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有助于弥补现有研究空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还相对匮乏,研究成果不多。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弥补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利于丰富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内容,扩大思政教育的研究领域,从而丰富和完善相关

研究体系和研究成果。另外,本课题研究为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可促进思政教育进一步完善,具有独到学术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着很多专业型人才。但是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得不到重视,对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造成影响。学生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确立的重要时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技能,更要学习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立德树人视角,实现思政教育同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目标

(1)从多角度探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方法,科学创设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2)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挖掘出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改革路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本课题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2)总体框架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归纳总结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发展状况,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了解和尊重高职生的特性,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观察和网络交流等渠道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的诉求,这样才能精准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易点,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和具体教学案例,构建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落实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德育教育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背景,探讨深化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难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挖掘出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改革路径。

(四)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创新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相对较少,亟需加强。本课题研究聚焦这一领域,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2)学术成果创新

本课题研究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基于立德树人视角,选取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了解和尊重高职生的特性,有助于创新工作模式,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实效性。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通过搜索、分析与“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有关的文献,阐述相关概念,对“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为本课题找到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第二步,通过对高职思政教师、辅导员和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三步,选取专家学者,进行无结构访谈,听取他们关于“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为本课题提供参考。

第四步,搜集典型案例,以案例分析法对高职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行考察,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为探讨“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

第五步,基于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探究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切实实现立德树人。

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总结研究成果。

(二)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储备相关理论依据,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

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开展现状的实地调查,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

(3)访谈法

对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立德树人视角下科学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看法,得到相关数据,以探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科学开展策略。

(4)案例研究法

搜集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案例等,归纳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为进行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20年08月——2020年11月)(1)开展课题研究的学习,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查找前沿的理论并开展专题讲座,系统论证。

(2)确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确定好整合研究的主要方法,撰写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研究过程(2020年11月——2021年08月)

(1)开展课题研究,收集初步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初步探索比较有效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

(2)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调查结果,分析课题内涵,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策略,形成高效的课题体系。

(3)组织研究成员撰写课题阶段性报告或理论成果。

第三阶段:结题评审阶段(2021年09月——2022年08月)

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并以文字材料为支撑,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上报结题。

(四)可行性

课题组成员按照各自分工,通过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资料,对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尤其是重点归纳总结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解,为本课题的研究制定方向以及确定拟突破空间,研究具有可行性。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一)课题负责人

学术简历:

(1)、《初探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2015年10月参选校级思政论文比赛,荣获院级思政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2)、《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价值观调适》:2018年09月发表于《当代旅游》。

(3)、《信仰,一道前行的光》:2018年09月院级“弘扬井冈山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争做合格好党员”主题征文一等奖(4)、《浅析新时代独立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8年10月发表于《世界家苑》。

(5)、《探析独立学院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2019年11月发表于《知识经济》。

(6)、《新媒体环境下独立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机制研究》: 2020年08月发表《知识经济》。

(7)、《弘扬井冈山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已录,于2020年10月发表《知识经济》。

(8)、专著:《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20年08月出版。

承担项目:

(1)、2016年09月,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独立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9年03月已结题。

(2)、2018年05月,主持院级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研究》,2020年09月结题。

(3)、2019年11月,参与省级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独立学院思政课网络化教学实践研究》,排序第三,在研中,2021年11月结题。

(二)课题参加者的研究基础:

本课题负责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有多年,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一定涉猎,教学能力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很宽阔的视野,教学效果为学生和督导专家所公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提升有着独特深入思考。参加五校联合教学比赛获一等奖,院级教学能力大赛获三等奖,湖北省教育厅思政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深度中国”教学模式推广课程设计方案小组赛荣获三等奖。主持过同类项研究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充分能力。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几位思政教师均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讲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本研究团队整体实力较强,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团队协作意识浓厚,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能力素质。

(三)条件保障:

(1)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研究计划,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健全的研究制度,设计严谨周密的研究步骤,保证研究落实到实处,指导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制定阶段性任务和预期阶段性成果,对课题的开展做了前期的规划,以保障课题研究有序进行,在研究时间上做好规划。

(3)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教学反思中总结经验。通过阅读文献,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力争后期获得更丰富的课题成果。

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史[M]. 商务印书馆 , (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 1963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В.А.Сухомлинский)著, 2001

[3]道德教育原理[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著, 2003

[4]吴蒙,王夏.新时期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2):145.

[5]陶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78-79.

[6]司丽娜,孟牒.“三全育人”视域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现代交际,2019(23):7-8.

[7]王力.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创新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4):26-28.

[8]马悦,李厚萱.探讨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61.

[9]陈小渊.高职院校构建思政活力课堂的路径探讨[J].法制博

览,2020(09):59-60.

[10]王妮娜.“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研讨及创新[J].福建茶叶,2020,42(03):29-30.

课题编号:7978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对策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对策可以帮助高职院 校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本文将针对新 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职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培养的人才以实践能力强、职业技能高、就业率高等特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高职教 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 持在90%以上,并且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然而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 方面,我国就业市场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对高职 外部形象的质疑也倒逼高职院校紧抓立德树人,推进内部改革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原则 高职院校的立德树人工作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本着人才培养为本的原则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本,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多元发展的人才。 2、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实践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立德树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 提升。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实践成为学生成长的 重要途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发展 支持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信仰。 1、优化课程设置,多元化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兼顾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和立德 树人的目标,高职院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多元化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身兴趣 爱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打造互联网+ 教育,创新创造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立德树人理念下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现 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遵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想 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职业学校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关乎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职校生 一、新时代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 三次会议上发表的三篇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 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激励学校更好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交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 满意的教育答卷。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 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注重统筹,总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 工作。 二、职校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 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 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 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遵循。育人先育德,无论教育、教师还是教学,最终目标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职业院校要把思政教育作为一项培根铸魂的基础工程来抓,培养学生“明大德、 守公德、严私德”。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聚焦于以德为先的德智体美劳 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培养矢志不渝、勇担使命的 信仰者;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培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爱国者;在 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培养品行高洁、道德高尚的德馨者;在增长知识见识上 下功夫,培养博古通今、见多识广的博学者;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培养脚 踏实地、努力拼搏的实干者;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博学多才、全面发 展的才能者。 三、当前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思想特征。较多学生能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而一部分学生则存在道德意识欠佳,思想观念淡薄的问题。通常来讲,较多 职校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并逐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然而仍旧 存在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明确政治倾向,导致其道德意识观念相对淡薄,容易 产生厌学心理。他们虽然保有美好的愿望,却对社会道德较少关心,而是以自我 为中心,随心所欲的发展。 因此,在职业学校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关乎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的培养。近些年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教育,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 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给思政类课程在各类学校的开展提供了 纲领性指导,思政大课堂、思政教育、思政课等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如火如荼的开

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思政课教学的 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全面做 好立德树人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从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和立德树人工作 全面加强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全面加强立德 树人工作。 一、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1.优化教学内容 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 用性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职业发 展规划、振奋人心的事迹等方面选取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需要推进思政课的教 学方法创新。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参与从而增强他们 的理论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支持,只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才能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选拔和培养思政课教学能力强、理论水 平高的教师,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二、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1.加强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和立德树人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学生 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和学风建设,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 个爱国爱校、遵纪守法的社会新人。 2.开展思政课外的思政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思政教育。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 摘要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思政素质直接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三观是否科学、正确,其政治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状况也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大高校必须将思政教育放在大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下,德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探究了立德树人及大学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涵,并针对当下教育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希望对日后的思政教育工作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1 (一)立德树人理念概述 3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3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4

(一)政治性 4 (二)开放性 4 (三)持久性 4 (四)创新性 5 三、如何在“立德树人”理念下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5 (一)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5 (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5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5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6 (五)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育人机制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校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在树立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在不断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教育的基础之上,还要考虑到校外更复杂的社形势。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立德树人”理念的同时,还要融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一、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立德树人理念概述 “立德树人”最早出现于《左传》,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宝藏,古人把“道德”放在“功勋”和“礼言”之前,充分显示出对“立德”的重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及依据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及依据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意味着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高职教育是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积极适应立德树人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用实践把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生的基础知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程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知识、文化、实践、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 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社会和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国家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树立正确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 三、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表现和水平,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一、高校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应该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正是一种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高职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逐年加强,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高职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多能、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内容提要: 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 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 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专业教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然而,当前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思政意识淡薄、课程思政内容单一、课程思政方法陈旧等。因此,研究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与提升策略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目的 本课题旨在分析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为高校专业教

师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课题内容 1.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高校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态度和实践情况,分析其实施现状。 2.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教师自身、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导致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不佳的原因。 3. 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提升策略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议。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高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四、课题结构 本课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关于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分别对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提升策略并给出案例分析。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探讨》课题申报书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探讨》 课题申报书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中等职业学校在为社会培养各类中级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缺陷和挑战。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行立德树人,按照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构建、实施和运行,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索中职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提高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之,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于:通过探讨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机制,深入剖析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旨在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为课程思政改革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指导建议,并为全面实现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综述。 1.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建

设、德育活动等途径,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教育、 行为教育等方面的培养,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提出和发展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以德育为先、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21世纪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 3.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目标和意义 中职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旨在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等技术人才,重点是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教育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国内外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已经进行过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例如,巴西和韩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都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而美国则强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依靠课程改 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5.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 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本研究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力求为中等职业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方法论支持。 三、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课题设计论证申报范例:《立德树人背景下XX学科德育路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科德育路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内容提要: 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 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 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科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学科德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德育内容与课程体系脱节、德育方法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研究学科德育路径,提出有效的学科德育策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目的 1. 分析学科德育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讨学科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3. 提出有效的学科德育策略,促进学科德育与立德树人目标的融合;

4. 为教师提供学科德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梳理学科德育的理论体系,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方面; 2. 调查分析学科德育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4. 设计学科德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课题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收集并分析学科德育在实际教学中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认识和实践情况进行调查; 4. 访谈法:对学科德育专家、优秀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建议。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 形成一份关于学科德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内容提要: 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 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 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课程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题研究目的 1. 分析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协同育人路径。 2. 提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措施

和方法。 3. 通过实践验证,探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剖析。 2.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现状分析:通过对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查,了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探讨:结合理论分析和现状调查,提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4.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运用提出的协同育人路径和方法,开展实践探索,验证其有效性。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意义 1. 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研究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和方法,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更 好地践行大思政,构建更科学、更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 的问题。本文将从大思政视野下,探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 二、大思政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大思政作为我国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在这一 新常态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在于高职学校学生多为劳动者 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引领较弱,对大思政理念理解和贯彻情况不够。机遇则在于 当前高职学校积极探索大思政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 教育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三、大思政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1. 发展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大思政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发展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将思政教育内化为 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 2. 强化实践育人理念 在大思政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实践育人理念的贯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 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高职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更具针 对性。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对 思政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他们具备更好的思政教 育能力和水平。高职学校还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与学术交流,不断丰富自身 的思政教育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理念,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对“立德树人”概念的深入研究和相应的实践。 一、理论研究 1.1 “立德树人”的内涵与意义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一是要讲品德,培养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二是要立志向,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理念的意义在于,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高职教育之中,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要立足具体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探索 2.1 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途径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中,课程教学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深入开展思政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情感熏陶,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实践的一个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摘要: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基础建设,为 高职体育教学培养人才提供方向和教学设计目标,也是完善高职体育立德树人教 育体系的关键。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至关重要,是高职院校 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关键。高职体育教师要敢于突破思政育人教学弊端,大力推动高职体育思政有效教学。本文针对当前高职体育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做 出探讨与分析,阐述几点建设原则并详细提出高职体育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以 促进高职体育的育人教学高效开展。 关键词:高职体育思政教学原则问题策略 引言:新时代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建设,国家强调大思政教育格局。高 职院校在此背景下,加大思政教育与学科渗透教学的工作力度,促使大学生思政 理念贯穿自身发展,实现教育突破。目前高职体育教师已有一定的思政教育认知 并尝试实践教学,但是在融合、渗透、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对此, 高职体育教师仍然要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积极摸索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相 结合的有效教学形式,使课堂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效能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高职体育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开展的思政教育而言,在教学思路上存在明显的 不科学现象。高职学校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忽略以此为教学方针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课堂上学生的 主体地位并没有被重视,体育教师以学生为主的思政教育思想比较形式化,存在 浅表教育没有深入实践的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思政教学的教学效果,需 要教师重视教学思路的科学性。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 发展潜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单纯注重技能的培养已 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高职教育应当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是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思想 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伦理道德课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可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德育论 坛等,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路径还包括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 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可 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如实习实训、模拟实验等,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实践经验。 在实施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策略上,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制 定相关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能力和实践经验进行评价。学校还可以建立德 育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 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 力和德育水平。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成长。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德 育奖励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德育水平。只有通过以上路径和 策略的研究,才能使高职教育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 路径探析 摘要:立德树人在当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良好思想体系的重要方式和力量,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和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程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找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打开思政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局面。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担当。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一定要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路径。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不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效果如何是多方面决定的,必须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可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的合力不足。一方面是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作用,而是觉得是学校的任务;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充分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往往只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务,没能发挥团委、学生处和各二级学院分团委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立德树人各个责任主体就无

法形成最有效的合力,从而也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不能协调推进,严重影响了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五育并举”相互融合不够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大多数院校也同时开设了劳动课和美育课 但大多数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达到理想效果。另外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也相对滞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注重智育的提高,相对于德、体、美、劳还没有真正 得到重视。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方法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新时 代带来的新挑战,05后相继进入大学学习,网络时代带来的技术冲击使得思想政 治教育也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如果我们仍然采用灌输模式,教师照本宣科,把PPT上的内容讲读一遍,在教育教学缺乏创新性,没有亲和力和新颖性,很难让 大学生感兴趣,更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渠道、主阵地,对学 生价值观的引领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还需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 地结合起来。但是当前的思政课堂,教师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比较乏味,很少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虽然有些院校也开设了与理论课同步的实践课,大多数也流于形式,没能真 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五)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在评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 高低,认为成绩好思想就好,而没有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即使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思考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 设策略思考 摘要:“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在2014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部分高校就开始探索实施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课程思政 引言 课程思政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此开始了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拓展。2015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该计划提出“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以此进一步强调了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和教师的育人使命。 1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实现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立德树人的意思是培养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新时代赋予大学生更加艰难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即坚定“四个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坚定理

想信念,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学好专业本领,落实自身健康发展,增强自身的道 德修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任重道远,整个过程当中必须要结合马克 思科学理论内涵,培育学生群体,确保学生拥有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清 晰的使命担当。落实青年历史使命,通过系统性的思政教育,使高职院校各个专 业学生都可以在增强专业素养的同时拥有十分清醒的政治觉悟。 1.2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思政素养的需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能力和 水平,是课程思政能否按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并非只是课程 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还有对教师的建设。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很难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师面向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高职院校因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情的复杂性,对教师思政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方面,无论是政策支持、教师培训还 是教学竞赛,都为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课程”是教师 传道受业解惑的媒介,“课堂”则是舞台,思政的融入需要教师充分地把握课程 内容,掌控课堂秩序,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系列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 具备较高的能力。课程思政将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思政素养的助推剂。 2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2.1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其一,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高效共建,灵活组建第二教研室。专业教师 与思政教师由于专业归属不同,教研活动也会归属不同教研室,但为了让专业课 程思政教育具有实效性,可以灵活设置第二教研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可以在第 二教研室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共同作课程思政教学顶层设计,研究思政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衔接关系,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渗透技巧,教学过程各个环 节组织与实施举措,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方式。其二,组建教师德育培训课堂,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示范作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专业特色有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策略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策 略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策略”的中文文章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实践,探讨了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策略和途径,力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策略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使命。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思政体系建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脱离实际,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职业发展需求的结合;二是传统体育课程注重技术训练,忽视了道德教育;三是缺乏有效的思政载体和教育手段,无法将体育与思政相结合;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单一。

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策略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3.1 优化课程设置和内容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使其与学生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一方面,应加强体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将体育课程与专业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全面发展,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中。 3.2 加强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 通过思政教育的渗透,将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使体育成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类的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心。同时,通过体育比赛、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课题。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以上所提出的策略和途径,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提供一定的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李燕琼 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08期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是塑造学生品格,帮助其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健全学生价值体系的重要教学途径,而高校思政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立德树人。本文将分析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重点探究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增强高校思政教学水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综合素养 立德树人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理念,更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核心目标,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思政教学工作担负着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树立正确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基于此,围绕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国内各地区的教育整体方针在不同时代、不同时间都会出现一定变动,而教育方针对开展怎样的教育与如何开展教育具有重要的方向引导作用。在国内教育发展进程中,历次教育方针变革都对教育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表明国家的人才需求。当前,立德树人思想是党中央对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各地高校应明确立德树人思想为教育核心,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教育方针,进而展现思政教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第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专项素养。在该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多数高校教师更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注重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1 ]近些年,社会的快速进步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校学生的视野愈发广阔,但也使其容易遭受各类负面信息与错误思想的冲击,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价值观,降低其思想道德水准,模糊其政治信仰。在此背景下,将立德树人理念逐渐渗透到思政教学进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大学阶段思政教学的不足;同时,教师通过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立德树人思想,可以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政水准,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推动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课题申报书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 课题申报书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职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们不再仅仅追求知识的掌握,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当前,中职学校的思政课程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佳等。因此,对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进行探究,对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通过对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可以为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通过对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 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可以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本研究对于推进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一些研究者探究了中职学校思政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课程体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刘某某等(2018)在研究中发现,中职学校思政课程的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一些研究者探究了中职学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张某某等(2019)在研究中发现,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 在教学效果方面,一些研究者探究了中职学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例如,李某某等(2023)在研究中发现,可以采用学生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作业评价等多种方法对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