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知识
火炮知识

火炮一般常识炮兵是战争之神,火炮是炮兵的主战装备。
火炮指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种类较多,配有多种弹药,可对地面、水上和空中目标射击,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摧毁各种防御工事和其他设施,击毁各种装甲目标和完成其他特种射击任务。
一、一般构造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组成(以加农榴弹炮为例)。
炮身部由身管、炮尾、炮闩和炮口制退器组成。
如图所示。
1身管,2被筒,3制转键,4闩体,5炮尾,6导箍,7炮口制退器。
1、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及飞行方向,并使弹丸旋转(滑膛炮的弹丸一般不旋转)。
炮尾用来盛装炮闩。
其中炮身炮膛内往往刻有膛线,膛线是按螺旋形刻制的,炮膛的膛线是按螺旋形刻制的,有等齐和渐速两种缠度。
带等齐缠度膛线的炮膛,其特征是阴线相对于炮身轴线的斜度是个常数。
炮身轴线是沿炮膛中心贯穿炮膛全长的一条假想线。
渐速膛线是指阴线与炮身轴线间的斜度是不断变化的,越向炮口斜度越大。
渐速膛线,在身管内的火药气体压力达到最高点时,可用于减少弹带作用到阳线上的压力,从而保证弹丸在离开炮口前能获得足够的转数。
使用渐速膛线在理论上的好处是,比较短的身管不会降低弹丸飞行中的稳定性。
炮身有膛线的火炮,其相应使用的弹丸的尾部包覆有一层材质比膛线软一些的材料制成弹带。
当弹丸向前运动时,膛线卡入弹带并在弹带上刻出与阳线断面相应的凹槽,迫使弹丸沿膛线扭转的路线运动,从而使弹丸旋转以保持其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即提高了炮弹打击精准度。
凸起的膛线称为“阳线”。
不包括阳线深度的炮膛直径就是用于衡量身管、也就是武器的口径的尺度。
膛线的用途是在弹丸穿越炮膛时使弹丸旋转。
弹丸上配有用比膛线软一些的材料制成弹带。
当弹丸向前运动时,膛线嵌入弹带,膛线在弹带上刻出的凹槽的形状与阳线断面相应。
弹带上被刻出的凹槽被迫沿膛线扭转的路线运动,从而使弹丸旋转。
在决定膛线深度时必须解决两个彼此矛盾的要求。
一方面,深阴线更有利于为弹丸穿过炮膛时导向并能减少膛线的磨损。
军兵种知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 和第二炮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军衔及各军 兵种简介
军服是军人的外在标志,是国威、军威的象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 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 现代军服已不单纯起识别象征作用,而是朝着 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功能发展,朝着 系列化方向发展。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 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
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 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它经历 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 军等阶段,在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军军服回顾
南昌起义部队军服
红军第一次发放的军帽
军事与国防概论
红军第一次发放的军服
毛泽东主席戴过的军帽
红军时期的军服 红军配戴的袖章
军事与国防概论
周恩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穿过的布军衣 八路军与新四军区别在臂章
军事与国防概论
50式男军服
50式女军服
1950年1月,“五O”式军服开始装备 部队,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军统一了服装。
神秘之旅----特种部队
军事与国防概论
“五五”式军衔服
陆军将军礼服 海军女尉官礼服 海军舰艇尉官礼服
“五五”式军衔服是我军 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作战战术知识点总结

作战战术知识点总结一、战术基本概念1.1 战术的定义战术是指针对特定战场、特定敌情、特定兵力、特定任务等情况下,制定并实施的战斗计划和策略。
它是在具体的作战行动中对敌人进行打击和战胜的手段和方法。
1.2 战术的特点(1)灵活性:战术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调整战术手段和方法,灵活应对敌情变化。
(2)综合性:战术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敌情、兵力、情报等多种因素,做好全面的准备和安排。
(3)突击性:战术的实施往往需要加强突击性,通过突然袭击、快速推进等手段,以达到战术目标。
1.3 战术的基本任务战术的基本任务是摧毁敌人、占领、防守或保持有利地形,以实现战略目标。
同时,战术还要求减少自己的损失,并尽量降低对方的伤亡。
1.4 战术的原则(1)集中兵力、各个击破(2)以多打少、以整打零(3)以奇制胜、以快制胜(4)灵活变化,以变应变二、各种战术的实施要点和技巧2.1 步兵战术步兵战术是指步兵部队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侦察、冲锋、包围等各种战术手段。
步兵作战的关键是战术灵活和突击性,采取有效的火力掩护和机动,实施有效的火力压制和掩护,以达到最终歼灭敌人的目的。
2.2 炮兵战术炮兵战术是指炮兵部队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火力打击、火力支援等手段。
炮兵战术的关键是火力精确和配合性,要根据敌情和地形,选择合适的炮火部署和射击时间,以炮火的打击和支援,打乱敌人队形,瓦解敌人战斗力。
2.3 装甲战术装甲战术是指装甲部队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机动突击、掩护前进等手段。
装甲战术的关键是火力压制和机动突击,要善于利用地形和掩护物,以装甲车辆的机动和火力优势,迅速摧毁敌方阵地,实施机动突击。
2.4 地堡战术地堡战术是指防守方在作战中采用的战术,主要包括持久防御、阻击、反击等手段。
地堡战术的关键是稳固阵地和灵活机动,要善于选择有利地形和设施,以掩护和火力为基础,实施持久防御和有序撤退,保持士气和作战能力。
军兵种常识(装甲兵、炮兵)

炮火准备的火力组成,通常包括急袭射击和破坏射击。急袭射击可行一次至数次。破坏射击可在急袭射击之前或数次急袭射击的间隙进行,必要时,也可与急袭射击同时进行。炮火袭击,通常行一至二次短促的急袭射击。
炮火准备或炮火袭击的持续时间,应在保证对防御之敌有可靠压制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缩短,以保持进攻发起的突然性。一般情况下,炮火准备为20-40分钟,炮火袭击为5-10分钟。
美: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前苏军: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战略火箭军。俄军:陆军、海军、航天空军。
什么是兵种?就是按主要武器装备和作战任务,对军种的构成成分划分的基本种类。陆军的兵种有炮兵、步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等;海军划分为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海军岸防兵等兵种;空军划分为航空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
坦克在1916年投入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装甲兵在大多数国家没有得到重视,只有德国和苏联建立了强大的、独立的装甲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坦克为主体的装甲兵建设得到长足进步。二战后,在核战争的阴影下,各国均高度重视装甲兵的发展。在八十年代末,仅苏联一个国家坦克数量就已经达到10万辆。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使用的主战坦克为第三代坦克改进型。
坦克装甲车辆对地形要求较高,如果地形不利于坦克观察、机动和发扬火力,就会极大限制装甲兵器的作用发挥。当然,由于敌人往往降低对不便于装甲兵使用的地形的重视程度,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这些地形上使用装甲兵。
4、密切与步兵、炮兵、航空兵等的协同动作。
从柏林战役、格罗兹尼战役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坦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炮兵的组成
炮兵由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1、地面炮兵是从地面对地面(水面)目标射击的炮兵。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又可分为压制炮兵和反坦克炮兵。
军兵种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军兵种知识一、陆军陆军,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主要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等战斗兵种和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以及电子对抗部队组成。
(一)步兵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作战的兵种。
步兵通常由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组成。
步兵的主要装备及其用途:1、手枪。
用于近距离对敌射击。
2、步枪。
主要用于发射枪弹,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也可用刺刀、枪托格斗。
3、冲锋枪。
主要用于在近战和冲击时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班用轻机枪。
是步兵班的主要自动武器,用于杀伤800米以内的集团目标,集中火力可射击500米内的低空目标。
5、重机枪。
是步兵分队的一种支援火器,主要用于杀伤1000米以内的地面集团目标,压制敌人的火器,射击500米内的空中目标。
6、高射机枪。
主要用于射击低空、超低空目标,也可用于射击地面(水上)目标。
7、手榴弹。
主要用于在近战中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8、火箭筒。
一种发射火箭弹的轻型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摧毁近距离的敌坦克、装甲战车和坚固工事,杀伤敌有生力量。
9、步兵战车。
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遂行任务。
10、装甲输送车。
主要用于输送人员、物资、器材,也可遂行侦察和警戒任务。
此外,我军步兵部(分)队还装备有一定数量的轻型火炮、轻型反坦克导弹等火器(其性能和用途见炮兵部分)。
(二)炮兵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
炮兵由压制炮兵、反坦克炮兵、反坦克导弹、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部(分)队组成。
炮兵的主要装备及其用途:1、压制火炮主要用于压制和破坏地(水)面目标。
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火箭炮、迫击炮等。
加农炮。
身管长、初速大、射程远、弹道低伸、行低射界射击的火炮。
适用于对垂直目标、装甲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
榴弹炮。
身管比加农炮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具有中等射程、可行低射界和高射界射击的火炮。
炮兵射击法则的原理和发展历程

炮兵射击法则的原理和发展历程(2008-11-24 13:43:52)概述首先给大家简单说明一下,我们在看电视过程中有关炮兵的镜头,一般都是在炮阵地,里面通常是一个有线兵和无线兵戴着耳塞在阵地旁边口述“……表尺××,向左(右)×—××,×炮1发,装填!”然后副连长下达装填口令,阵地炮班长计算好单修后就可以向炮手下达口令了(一般副连长下口令的时候各炮手已经将送弹送药筒任务完成,瞄准手等待班长单修计算过后的最后口令),中间过程不再赘述,咱说观察所的,而观察所最重要的就是指挥射击,这就涉及到下面要介绍的射击法则。
在滑膛炮时代,火炮为前装式,装填费时,射速慢、射程近、射击精度低,还不能取代冷冰器在军队武器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一战。
而一战时,战前各国的陆军都对炮兵的建设,尤其是重炮的建设情况重视不足,法军装备野战火炮4000余门,大多为75-77毫米的轻型火炮,105-155毫米的重型火炮只有300门;俄军野战火炮7000余门,但重炮仅有200余门。
德军的炮兵实力最强,拥有野战火炮9000 余门,其中重型加农炮的数量也还不足火炮总数的1.5%。
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仍是以直瞄射击为主。
到了一战后期,随着苏军及其他各国对间瞄射击的广泛应用,炮兵的指挥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采用了观察所和炮阵地分离,由观察所指挥阵地进行射击的方式(日俄战争期间(1904—1905年)于1904年2月9日至1905年1月2日所发生的一场战役。
俄军据险固守,日军先后发起了三次进攻,付出惨重代价均未能取得预定目标。
日军攻战了制高点203高地,建立了炮兵观察所,指挥炮兵以准确的火力,击毁仍然停泊在旅顺港内的俄海军太平洋分舰队的残余舰只。
俄军的士气一落千丈,最终迫使俄军投降)。
1918年8月的亚眠战役中有这样一段,英国远征军司令部海洛根据当面德军情况和马恩河反攻的成功经验制定了详尽的战役实施方案:“不进行预先炮火准备,以1/3 火炮直接进行徐进弹幕射击,其余火炮对敌步兵、炮兵阵地、指挥所实施压制,同时坦克引导步兵冲击……”结果德军亚眠战役惨败。
军事理论考试知识

2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简称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3网络中心战,现多称网络中心行动,是一种美国国防部所创的新军事指导原则,以求化资讯优势为战争优势。
其做法是用极可靠的网络联络在地面上分隔开但资讯充足的部队,这样就可以发展新的组织及战斗方法。
这种网络容许人们分享更多资讯、合作及情境意识,以致理论上可以令各部一致,指挥更快,行动更有效。
这套理论假设用极可靠的网络联系的部队更能分享资讯;资讯分享会提升资讯质素及情境意识;分享情境意识容许合作和自发配合,这些假设大大增加行动的效率4轻武器通常指枪械及其他各种由单兵或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
又称“轻兵器”。
主要装备对象是步兵,也广泛装备于其他军种和兵种。
其主要作战用途是杀伤有生力量,毁伤轻型装甲车辆,破坏其他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
5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通常八廓战争观,战争与军事、国防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及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
五.1一是三个组成部分,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是四个组成部分,即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三是五个组成部分,即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2基因武器的特点:a有精确的敌我分辨能力,只攻击敌方特定人种。
b难以防治,有抗药性,有传染性。
秘密施放,难以察觉;若已察觉,也很难破c译其遗传密码并进行有效治疗。
只在所攻击的同类人种中有传染性。
d杀伤力大,成本低廉,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生产。
e对敌方有强烈的心理威慑作用。
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发生外敌大规模入侵我国的可能性较小;我与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改善,边界问题大多已获解决;对我有利的周边安全机制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地区力量对比变化继续对我有利;周边热点问题普遍降温;我综合国力提高,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明显增强。
炮兵的基本知识教案

炮兵的基本知识教案教案标题:炮兵的基本知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炮兵的基本知识,包括炮兵的定义、分类、作用和装备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炮兵在军事中的重要性,并了解不同类型的炮兵以及其在战场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炮兵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不同类型的炮兵及其特点。
3. 理解炮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和重要性。
4. 了解炮兵的装备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1. 炮兵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不同类型的炮兵及其特点。
3. 炮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炮兵的装备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计算机。
2. 炮兵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练习册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张炮兵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炮兵的认识和了解。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投影仪展示炮兵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进行解释。
2. 介绍不同类型的炮兵,如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等,并讲解其特点和用途。
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炮兵在实战中的案例,如炮兵对敌方阵地的攻击、火力支援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炮兵的作用和重要性。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类型的炮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和优缺点。
2. 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炮兵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发放学生练习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拓展活动(10分钟)1. 分组展示:学生分成小组,展示不同类型的炮兵装备,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和特点。
2. 学生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
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炮兵在军事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炮兵相关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炮兵的基本知识和作用,培养他们对炮兵的兴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兵是陆军火力突击的骨干力量。
它装备有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
反坦克导弹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
良好的精度降较高的机动能力。
能迅速、突然、连续地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
一、炮兵的组成、任务和运用1、组成炮兵由地面炮兵和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地面炮兵是从地面对地面(水面)目标射击的炮兵。
按其所担负的任务又可区分为压制炮兵和反坦克炮兵。
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以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在战役、战术范围内以火力支援地面作战的部队。
在隶属关系上,炮兵可分为队属炮兵和预备炮兵。
编入陆军集团军、师(旅)团、营建制内的炮兵为队属炮兵。
直接隶属于战略区的炮兵为预备炮兵。
为保障炮兵的战斗行动。
在炮兵编成内,还有侦察、测地、气象、通信、工兵、电子对抗、防化、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等分队。
2、任务炮兵通常协同其它兵种战斗,也可独立的进行火力战斗。
其基本任务是:(1)压制,摧毁敌炮兵、导弹和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特别是核、化学武器。
(2)击毁敌坦克和其它装甲战斗车辆以及船艇(3)压制、歼灭敌有生力量。
(4)破坏、封锁敌交通枢纽、机场、港口、直升机停机场、空降场、桥梁和渡口。
(5)破坏敌工程设施、仓库及其它重要目标。
(6)必要时,在障碍物质中开辟通路。
3。
炮兵的应用(1)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
集中火力于主要目标和重要时机。
迅速、准确、突然、猛烈的实施火力突击,不间断的支援步兵和坦克兵的战斗行动。
(2)建立统一的炮兵部署。
灵活的实施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
(3)适时、迅速、隐蔽的实施兵力和火力机动,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4)密切与步兵,坦克兵、航空兵等的协同动作。
(5)建立严密的炮兵侦察配系。
组织顺畅的通信联络和有效的电子对抗。
加强各种保障措施。
二、炮兵的编制、主要装备及其性能一。
编制和主要装备战略区属预备炮兵编有炮兵师(旅)、反坦克旅(团)及地地战役导弹旅,集团军编有炮兵旅,一般下辖6个地炮营和3个直属连(侦察连、通信连、特务连)其中130加2个营,152加榴2个营,130火一个营。
100反1个营。
步兵师和装甲编有炮兵团,下辖3~4个炮兵营和1个指挥连,步兵师有152加榴1个营。
122榴一个营。
122火一个营和100反一个营。
装甲师有152自。
122自。
122自火各一个营。
装甲旅和机步师。
装甲师属装甲团编有一个122自营。
各类炮兵营一般编有3个炮兵连(每连火炮*门)和一个指挥排。
每个炮兵连编有2个炮兵排(每排火炮*门)和一个指挥排。
主要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一)压制火炮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火箭炮和迫击炮。
主要用于压制和破坏地面目标。
1。
加农炮,是身管长。
初速大射程远。
弹道低伸的火炮。
通常身管为口径的40倍以上。
初速大于700米/秒,射角在45度以下。
主要用于射击垂直目标。
装甲目标、水面舰艇和执行远射任务。
2。
榴弹炮,比加农炮身管短,初速小,弹道较弯曲。
通常身管长为口径的20--30倍。
初速小于650米/秒。
射角在45度以上。
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等。
3。
加农榴弹炮,具有加农炮和榴弹炮两种弹道性能。
用多量装药射击时。
初速大,弹道低伸。
用少量装药射击时,被速小,弹道弯曲。
主要用于射击较远距离目标和破坏较坚固的工程设施。
4。
火箭炮,即发射火箭弹的火炮。
可一次发射一发至数十发火箭弹。
发射速度快,火力猛。
威力大,机动性好。
但射弹散布大,发射时火光大。
阵地容易暴露。
主要用于对大面积目标射击。
(二)反坦克火炮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装甲车辆。
摧毁坚固目标,它包括85加。
100滑和无座力炮等。
85加和100滑重量较重,机动性能较差,无座力炮重量轻。
机动灵活,但发射时火光大。
阵地易暴露。
须适时变换阵地。
(三)反坦克导弹。
主要用于摧毁坦克及其它装甲目标。
具有威力大,重量轻,射程远,命中率高等特点。
可以从地面阵地,车辆和飞行器上发射。
(四)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是从陆上发射,用以攻击敌上战役纵深数百公里内重要目标的远程战役兵器。
其特点是射程远,威力大,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
突防能力强,既能发射常规弹头,也能发射核、化学弹头。
机动能力强,可全天候作战,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敌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的巨大各行。
(五)弹药炮兵配用的弹种较多。
主要弹种有榴弹、甲弹和特种弹三类。
1、榴弹榴弹分为杀伤榴弹、爆破榴弹和杀伤爆破榴弹。
其中杀伤爆破榴弹使用范围最广。
其效力可分为破片效力。
冲击波效力、侵彻效力和爆破效力。
配使不同的引信,可以发挥不同的效力。
配合瞬发引信。
主要发挥炮弹的破片效力和冲击波效力。
适用于对暴露人员、稀少丛林中的人员和不需贯穿即能毁伤的目标射击;配合短延期或延期引信,主要是发挥侵乇效力和爆破效力。
适用于对各种工事、掩蔽部、建筑物质等射击和跳弹射击。
2、甲弹甲弹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
是用于摧毁装甲目标的弹种。
穿甲弹是利用动能来贯穿装甲起打伤破坏作用;破甲弹是利用炸药的聚能效应产生高温、高压、高速、高密度的金属射流贯穿装甲央坦克内总起杀伤破坏作用;碎甲弹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强烈的应力波,使装甲的对应面崩裂成若干碎片而飞散。
在坦克内部起杀伤破坏作用。
破甲弹和碎甲弹命中目标后不易跳飞。
适用于对倾角较大的目标射击。
但对复合装甲目标的破坏效力较差。
3、特种弹特种弹。
是靠特种效应完成特殊任务的炮弹。
按其结构和装料分,有曳光弹、燃烧弹、发烟弹、化学弹、照明弹和宣传弹等。
(六)指挥、观测器材指挥、观测器材,是炮兵指挥分队完成战斗任务的主要工具。
其用途是侦察敌情、地形和测量角度、距离及其它数据,观察战场和射击效果,指挥射击等。
1、炮兵射击指挥系统炮兵射击指挥系统,主要由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和信息终端三部分组成,还配有其它辅助设备。
在总部民系统中。
各级指挥所既是上级的工作终端。
又是下级的指挥中心。
具有射击指挥迅速、火力反应时间短、指挥效率高等特点,是炮兵实施自动化指挥的主要手方法。
如****地炮射击指挥系统(用于炮兵营射击指挥)由激光测距仪、电子计算机和数码机三部分组成。
可测定目标(炸点)位置,决定各连基准炮诸元和简易测地诸元,并能向阵地自动传递射击口令。
2、侦察雷达地面活动目标侦察雷达,主要用来侦察地面和水面上活动目标(如坦克、汽车、舰艇、行军纵队)等,并测定其坐标及校正火炮射击;还可用来连测炮兵战斗队形。
炮位侦察校射雷达,主要用于侦察敌炮兵发笛阵地,并测定其坐标,以及校正火炮射击同还可以和来侦察低空直升机和地面、水面上活动目标。
连测炮兵战斗队形。
3、观测器材炮兵观测器材,是炮兵用于观察、测地和指挥射击的光学器材。
包括望远镜、方向盘、炮队镜、侦察经续仪、激光测距机和炮兵测地车等。
三、炮兵的战斗部署(一)炮兵的区分炮兵的区分就是为明确指挥关系,便于赋予任务,将建制和加强的炮兵进行统一的分配。
在主要方向上行动的军、师、团,可能得到加强的炮兵数量,主要根据作战的需要和可能。
以及上级所掌握的炮兵数量而定。
炮兵区分兵力时,应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主要作战方向上,尽可能节约次要方向上的兵力。
对主要方向上行动的部队,应给予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炮兵加强,使其建立强有力的炮兵部署;对次要方向上行动有部队,可少加强或不予加强;对第二梯队(预备队)一般有予加强;必要和可能时,还可抽调其部分炮兵,增加第一梯队的炮兵力量。
进攻时。
要保障主要方向行动部队有足够的随位火炮和反坦克机动力量;防御时。
要保障在主要方向行动的部队建立纵深梯次的反坦克部署。
(二)炮兵战斗编组炮兵战斗编组,就是根据战斗需要,将所属炮兵编成各种临时战斗组织。
炮兵的战斗编组主要包括:炮兵群。
反坦克预备队和炮兵预备队。
1。
炮兵群炮兵群,则指挥员掌握的炮兵火力。
通常由师属以上的炮兵2--4个营编成。
合成军队团以上均可建立炮兵群。
在攻防战斗中。
根据敌情、任务、地形和炮兵数量等情况可以军、师、团三级编群,也可以两级编群或一级编群。
一级编群时,通常编组师炮兵群。
各级炮兵群的任务是:团炮兵群主要是直接支援步兵、坦克的战斗行动;军炮兵群主要是压制敌炮兵和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师炮兵群既直接支援步兵、坦克战斗,又压制敌炮兵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
当不编组团炮兵群时,团可以根据需要,以团[营属炮兵和加强的炮兵分队编组临时轻工便炮兵群。
完成某一既定任务后归原建制。
火箭炮兵,可以单独编群,也可以和加农、榴弹炮兵混合编群,以利于各种火力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2。
反坦克预备队军师、团均应建立反坦克预备队,作为各级反坦克机动力量。
以保持持续的反坦克作战能力。
反坦克预备队由反坦克炮兵和反坦克导弹分队编成。
进攻时,跟随在第一梯队之后,并预先选定几个展开地域;防御时,配置在纵深内便于机动的位置上。
3。
炮兵预备队军以上通常建立炮兵预备队,它是合成军队首长掌握的炮兵机动力量。
其任务是:加强主要方向的炮兵火力;担任纵深反穿降作战,接替遭受敌核武器破坏的炮兵部队。
师根据作战需要和具体情况,也可建立炮兵预备队。
预备队的兵力通常不少于一个营。
其配置位置通常在纵深内便于机动的地形上。
(三)炮兵战斗队形的配置炮兵战斗队形,就是炮兵为了遂行任务,将兵力、兵器所作的适当配置,。
它通常包括指挥(观察)所和炮阵地等。
炮兵群指挥所和观察所,应配置在便于指挥、观察、协同、隐蔽和机动的位置,并尽量靠近合成军队指挥所,通常情况下,各级炮兵指挥、观察所至前沿距离,群为1--4KM,营、连为300--1000M 炮兵群阵地,应根据任务、火炮性能和地形等条件选定,在保证火力集中的前提下,为减少敌炮兵、航空兵火力和核袭击所造成的损失,必须作纵深梯咨、疏散隐蔽的配置。
阵地疏散的程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炮兵群的阵地幅员,核条件下为12--14平方公里。
非核条件下可适当缩小。
营与营中盘为1--2公里。
炮兵营的阵地幅员,正面为700--1000敉,纵深为600烀左右。
连与连距离为300--500烀。
炮兵连的阵地幅员,正面为150---300米,纵深一般不超100米。
炮炮距离为50--100米。
阵地位置,进攻时。
要适当靠前配置,使火炮射程的大部分能近年敌前沿和纵深,以便有效地支援步兵、坦克战斗,并减少火炮的转移次数。
距敌前沿通常为:军炮兵群6--10公里;师炮兵群4--6公里。
团炮兵群3--4公里。
防御时,要适当靠后配置,以保障防御的稳定性。
距我前沿通常为:军炮兵群8--12公里;师炮兵群6--8公里;团炮兵群4--6公里。
除选择炮兵群基本发射阵地外,还应选择预备发射阵地和临时发射阵地。
必要时,还可设置假阵地。
以迷惑敌人。
(四)炮兵火力的应用炮兵火力的运用。
应根据敌情、地形、战斗意图和步兵、坦克的战斗行动以及炮兵的情况而定。
合成军队指挥员在战斗中,应适时、正确地赋予炮兵任务,并依据战斗发展情况,灵活指挥,以便充分发挥炮兵的火力突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