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公正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程序正义美国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引言程序正义是指法律诉讼过程中,各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诉讼程序公正、公开、公平,以确保案件审理结果的公正性。
美国作为法治国家的典范,程序正义是其法律体系的核心原则之一。
本文将探讨美国法律案件中程序正义的体现,分析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探讨程序正义对美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二、程序正义在美国法律案件中的体现1. 平等保护原则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确立了公民不受非法搜查和扣押的权利。
在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要求警方在搜查和扣押公民财产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出示搜查令,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美国最高法院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 v. Madison)中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保障了公民在法律诉讼中的平等地位。
2. 公开审判原则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规定,被告人有权在公开审判中受到公正审判。
程序正义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公开审理过程,允许当事人及其律师参与诉讼,以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性。
如美国最高法院在“纽约时报诉萨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中确立了名誉侵权案件中的“真实事实”原则,保护了新闻自由。
3. 当事人参与原则程序正义要求当事人充分参与诉讼过程,行使自己的权利。
在美国法律案件中,当事人有权向法庭提出证据、证人,并对对方证据提出质疑。
如美国最高法院在“布莱克诉美国案”(Black v. United States)中确立了“陪审团制度”,确保了被告人享有公正审判的权利。
4. 程序保障原则程序正义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美国法律案件中,法庭应确保被告人的辩护权、上诉权等得到充分保障。
如美国最高法院在“戈尔诉弗劳尔斯案”(Gore v. Bush)中,确立了选举纠纷案件的程序保障原则,确保了选举结果的公正性。
三、程序正义在美国法律案件中的重要性1. 保障公民权利程序正义是美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原则,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事案件建议走法律程序(3篇)

第1篇一、刑事案件走法律程序的意义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程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在刑事案件中,走法律程序可以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通过严格的证据审查、法庭辩论、判决执行等环节,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2. 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刑事案件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走法律程序,可以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案件办理过程,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遵循法律程序办理刑事案件,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公开、透明的案件审理过程,能够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产生信任,从而提升司法公信力。
4. 增强法治观念刑事案件走法律程序,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通过案件审理,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程序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法律程序在刑事案件办理中的重要性1. 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法律程序是确保案件审理公正性的关键。
在刑事案件中,走法律程序可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法庭辩论的公平性、判决的公正性,从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 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法律程序是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提出证据、参与辩论等。
遵循法律程序,可以确保被告人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提高司法效率遵循法律程序办理刑事案件,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
在法律程序框架下,司法机关可以依法、有序地进行案件审理,避免不必要的程序拖延,提高案件办理速度。
4.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法律程序是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保障。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严格审查证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可以避免因程序违法导致的冤假错案。
三、如何确保刑事案件走法律程序1. 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是确保刑事案件走法律程序的基础。
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程序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在一个正常的法治社会中,正当的法律程序是确保公民权利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石。
它确保了每个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都能够享有公平和公正的对待。
本文将探讨正当法律程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定义正当法律程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规则进行的合法程序。
它确保了当事人在法庭上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辩护,并享有与案件有关的全部权利。
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正的审理:每个案件都应由独立、中立的法官进行公正的审理,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2. 听证权:当事人有权在诉讼过程中进行陈述、辩论和举证,确保其申辩权的实现。
3. 公开和透明: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确保公众对法官的行为有监督作用,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4. 足够时间和资源:当事人应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案件并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法庭也应提供充足的资源来保障审理的公正进行。
二、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正当法律程序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它保护了个人的权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以下是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所体现的几个方面:1. 公民权利的保障:正当法律程序确保了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权力大小。
2. 法治社会的建设:正当法律程序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它保障了权利的行使和法律的实施。
3. 司法公正的体现:正当法律程序确保了司法系统的公正和透明,以防止司法滥用和不当行为。
4. 信任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正当法律程序旨在维护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为社会提供公正和可预测的法律环境。
三、正当法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正当法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保护和实现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现形式:1. 立法保障:各国通过立法,确立了法律程序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正当辩护和申辩的权益。
2. 审理程序:法院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和情况,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审理。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理解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理解正义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涉及到对道德、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在法律领域,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含义,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一、实体正义的含义实体正义强调的是对行为或状况本身而言的公正与平等。
它关注的是行为的目的与结果是否符合道义与公平,即是否能够保障个体的权益、福祉和利益。
在实体正义的理念下,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程序正义的含义程序正义强调公平的程序和法律的公正执行。
它关注的是保障个体在法律程序中的权利和利益,确保司法系统的公正和透明,避免滥权和不当执法的出现。
在程序正义的理念下,法律的执行过程应当遵循明确的程序和规则,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平等和公平的对待。
三、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和重要性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同时追求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才能使公平与正义得到实现。
实体正义是法律的目的和价值,通过程序正义的规则和程序来实现。
而程序正义则是实现实体正义的手段和保障。
如果只追求实体正义而忽视程序正义,可能会导致优势群体滥用权力和不公平的决策。
例如,法官不遵循公正的审判程序,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偏袒某一方的判决。
这种情况下,虽然结果可能符合某些人的利益,但整个司法系统的公信力和公正性都将受到质疑。
反之,如果只注重程序正义而忽视实体正义,法律只是一纸空文,失去了解决实际问题和保障社会公平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司法程序可能公正而繁琐,却无法满足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真正需求。
因此,在法律的运行中,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应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实体正义是法律的价值目标,而程序正义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和保障。
只有在实现了公正的过程和公正的结果的基础上,法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保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结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是法律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实体正义关注行为本身的公正与平等,而程序正义关注的是保障个体在法律程序中的权利和利益。
体现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2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其中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尤为重要。
程序正义是指法律程序公正、合法、透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
本文将从程序正义的内涵、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特点、我国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现状以及完善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程序正义的内涵1. 公正性:程序正义要求法律程序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是指法律结果公正,程序公正是指法律程序合法、透明。
2. 合法性:程序正义要求法律程序合法,即法律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3. 透明性:程序正义要求法律程序透明,让当事人了解法律程序,保障其合法权益。
4. 可操作性:程序正义要求法律程序具有可操作性,确保法律程序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5. 保障当事人权益:程序正义要求法律程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其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
三、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特点1.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强调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确保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2. 程序公正: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要求法律程序公正,确保案件审理结果的公正性。
3. 严格依法: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要求法律程序合法,确保法律程序的实施符合法律规定。
4. 透明公开: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要求法律程序透明公开,让当事人了解法律程序,保障其合法权益。
5. 效率与公正并重: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要求在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同时,提高司法效率。
四、我国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现状1. 立法方面:我国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在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程序正义进行了明确规定。
2. 司法实践方面:我国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如法院审理案件时注重程序公正,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3. 公众参与方面:我国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在公众参与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法院公开审理案件,让公众了解法律程序。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辩论稿范文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辩论稿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一直是法律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
程序大于法律(2篇)

第1篇一、引言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关系却时常引发争议。
有人认为,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底线,只有程序正义得到保障,实体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而有人则认为,程序正义虽然重要,但实体正义才是司法公正的核心。
本文将从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出发,探讨“程序大于法律”的观点,并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二、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1. 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指司法活动在遵循法定程序、保证公正审理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公正裁判的一种理念。
程序正义强调的是司法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要求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2. 实体正义实体正义是指司法活动在追求程序正义的基础上,通过公正裁判,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实体正义强调的是司法裁判结果的真实、合法、合理,要求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准确把握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公正裁判。
3.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是司法公正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前提,只有程序正义得到保障,实体正义才能得以实现;实体正义是程序正义的目标,只有实现实体正义,程序正义才有意义。
三、程序大于法律的观点1. 程序大于法律的含义“程序大于法律”的观点认为,在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的重要性高于法律本身。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底线,只有程序正义得到保障,实体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2. 程序大于法律的合理性(1)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底线。
在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只有程序正义得到保障,才能确保司法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2)程序正义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
在遵循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司法活动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从而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公信力。
(3)程序正义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程序与实体正义始终是法律实践中的两大核心。
然而,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法律程序与实体正义之间有时会出现冲突。
在此背景下,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的原则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本文将从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的内涵、原因、意义以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的内涵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是指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程序与实体正义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考虑法律程序。
这一原则体现了法治精神,即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高于一切。
具体而言,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 法律程序具有独立性。
法律程序是为了实现实体正义而设定的,但程序本身具有独立性。
这意味着,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程序的公正、公开、公平。
2. 法律程序具有优先性。
在法律程序与实体正义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考虑法律程序。
这是因为法律程序是法治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二、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的原因1. 法律程序是法治的基石。
法治要求国家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律程序具有优先性。
2. 法律程序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遵循法定程序,可以确保案件审理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避免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
3. 法律程序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
遵循法定程序,可以规范司法行为,减少司法资源浪费,提高司法效率。
4. 法律程序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
遵循法定程序,可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三、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的意义1. 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有利于确保案件审理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防止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
2.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遵循法定程序,可以保障公民在司法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防止权力滥用。
3. 促进法治建设。
法律程序优于实体案例,有助于提高法治观念,推动我国法治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公正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摘要:关于犯罪,不同国家学者和立法对其概念表述多种多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一书中曾精辟地指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阶级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不是随心所欲的产生的,相反,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
”尽管各方表述各有差异,就本质而言,犯罪必须具备刑事和危害性两大基本属性。
可是由于各国司法实践的差异和法制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对犯罪的司法处理上出现了不同结果。
下面就美国辛普森杀妻案和我国佘祥林冤假错案简要谈谈公正的司法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辛普森佘祥林程序公正
案情简介:1994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发生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把许多人的眼球从奥运赛场吸引到了美国法庭上。
万人空巷的争着看电视实况转播,这还是自60年代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登月以来的波罗号登月以来的第一次。
1994年6月12号,黑人橄榄球明星辛普森的前妻及其男友被利刃割喉致死,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两被害人及辛普森的血迹,也发现了辛普森的头发和一只血手套,在辛普森的住宅发现了另一只与案发现场属于同一副的血手套和一双血袜子,在其汽车上也发现了被害人和被告人的血迹,辛普森在此案发生后不久,开着豪华白色轿车带着孩子和大笔现金急速的离开洛杉矶,遭到警方逮捕,电视台对其追捕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
辛普森被抓捕后,被当作重大嫌疑人予以起诉。
腰缠万贯的辛普森用重金聘请了“梦幻律师队”,辛普森律师团队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此案的陪审团,九名黑人,两名白人,一名西班牙裔。
辩方找出证据证明,此案的主要取证警官是一名严重的种族主义者,并有多次造伪证和虐待黑人的前科,在警方提供的录像中,辩方律师发现一警探使用了41次黑鬼这个词,这损害了物证的说服力,同时也向陪审团呈现了一个白人种族主义侦探陷害一个优秀黑人的虚拟场景。
并且宣称警探们有方法和机会陷害辛普森,在辛普森的血液样本被保存为物证的时候,有四分之一茶勺的血液消失了,辩方提出警探有充分时间在现场周围用他的血迹进行涂擦,更糟糕的是有些现场样本受到了污染,同时辩方认为手套可能是人为放进去的而且大小
也不适合辛普森。
最后,搜查录像带也没有使控方占得辩方什么先机,它反而表现了警方工作程序的失误,给辩方可乘之机。
就这样,优秀的辩方律师利用警方工作程序的失误和大部分黑人陪审团的种族主义情感赢得了陪审团的好感,最后法官也不得不判定辛普森无罪。
案件分析:就整个案件而言,上至判案的法官下至关注此案的普通民众都清楚,辛普森其实就是杀人凶手。
至于为什么明知辛普森就是杀人凶手法官还要坚持判定其无罪,这体现了英美法系国家司法制度对司法程序公正性的追求。
既然此案件,警方的取证已破坏了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也变无所谓了结果的公正性,甚至可以说,一个不公正的司法程序必然导致不公正的司法结果。
法官在辛普森杀人的铁证面前,仍然坚持判定其无罪,正是基于当时警方在搜集证据时未经允许潜入被告人房屋破坏了程序的公正性而考虑的。
警方取证程序的的出错,导致强力证据失效,而其他证据又不能证明辛普森杀人,这便是辛普森杀了人任然能无罪免于惩罚的原因。
四百年前曾历任英国大法官和总检察长的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司法公正不仅要负责于社会公众,同样要负责于被告,如果对于不确定的事实,整个社会就以集体狂欢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加以批判或不择手段地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证据取证,那么即便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是存在的,这样的做法也是有违法律天枰公平正义的,同样是有违人性的。
所以,美国司法实践一直追求程序正义优于实质正义,有时法官判案宁愿牺牲结果的正义性也要维护程序的正义性。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似乎有些偏执,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物证的国家,在铁证如山的犯罪事实面前,法官依然宣判无罪,这时我们无论如何也接收不了的,难怪有人会讲,辛普森案要是发生在中国,绝对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佘祥林冤假错案,一个与辛普森案截然相反的案例。
案情简介:佘祥林,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何场村人。
1994年1月20日,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后,其亲属怀疑是被佘杀害。
同年4月11日,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的亲属辨认与张在玉的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998年6月,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有期徒刑15年,佘不服判决上诉
至荆州市中院,同年9月,荆门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1年来,佘祥林在狱中写了厚厚的申诉材料,并记下了好几本日记,但冤情依旧。
2005年3月28日,被“杀害”的妻子张在玉突然归来,而此时,因“杀妻”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佘祥林,已在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
张在玉突然回家后,当地一片哗然。
慎重起见,公安机关通过DNA鉴定,证实了她的身份。
3月30日,湖北省荆门市中级法院紧急撤销一审判决定,要求京山县法院重审此案。
4月1日,39岁的佘祥林走出了沙洋苗子湖监狱2005年4月13日凉山县人民法院重新开庭审理此案,宣判佘祥林无罪。
案件分析:本案由于“被害人”的突然出现使之成为冤案,对司法机关尤其是侦查机关而言,“错案”的定性也就成为必然。
但就因果而言,这起冤案之所以形成,根源于错案。
错案的认定,核心在于违反刑事办案程序。
佘祥林妻张在玉找不到,而恰好这边水塘里又出现女尸,但因死亡时间太久,女士面目已无法辨认。
侦查人员根据被害人家属有倾向性的辨认就把女尸和张在玉认定为同一个人。
怀疑张在玉是由佘祥林杀害然后抛弃在池塘里的。
如果要严格按照破案程序要求,侦查人员要首先查明女尸身份,如果查明的确是佘祥林妻子,还要查明其死亡原因是投水自尽还是被杀害后抛尸水中的。
只有在查明死亡原因是后者后才能进一步进行侦破工作,查明凶手。
而在本案中,侦查机关一发现女尸,就根据其家属辨认认定为是张在玉,而且是被佘祥林杀害后抛入水中的。
这明显不符合正常的办案程序,办案过程急功近利,毛毛糙糙,完全忽视了对生命对人权的尊重。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可以简要归纳一下两种原因:一,当地办案机关不是用现代刑事司法观念来指导侦查来,指导破案,有些地方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上,重打击犯罪,轻保障人权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上,认识明显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是明显漠视。
二,当地有关部门干预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使办案机关之间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相互制约”,造成错案频发。
另外。
一些地方为加强政绩,对公安机关破案指标上有一定要求,侦察队伍在各方破案的压力下,很多时候便会采取特殊手段,不严格按照办案程序走,甚至出现刑讯逼供的现象。
就此案,据佘祥林事后讲述,公安机关在对其审讯过程中的确出现了刑讯逼供的行为,不给他吃饭,不让他睡觉,不断对其进行逼问拷打。
试想一个精神正常,神智清醒的人,如果没有公安机关的特殊照顾在自己没有杀过人的
情况下,怎么就可能签字画押承认自己犯罪呢,所以此案,可以肯定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刑讯逼供是存在的。
那么就刑讯逼供来讲,是为现代各国刑事办案程序所禁止的,他不仅违背人权,不尊重生命,而且严重破坏司法程序正义性。
在我国,刑讯逼供也是屡禁不止,如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南南阳“与狼同笼”案,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而程序公正是现代司法理念所追求和所能表达的最基本的司法公正,是“公正和效率”这一司法工作主题的基础和核心。
基于历史传统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社会的主流观念中,始终对实体公正有着非同寻常的偏好,而程序公正长期被置于可忽略的境地,使诉讼程序本身的独立价值很难得到观念上的认同。
中国法制建设,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司法程序公正来促进结果的公正。